首页 实时讯息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救助飞行队里的飞机女“医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11:43:00    

近日,在长乐机场候机楼对面的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福州基地内,机务人员严阵以待,准备航后工作。

伴随着巨大轰鸣声,执行完任务的直升机缓缓降落。机务人员们一起向前,开始做飞行结束后的维护。其中,有一名女性的身影格外显眼,她是林梦圆,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一名机务电子师。

今年27岁的林梦圆是三明人。2019年,她从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便到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从事机务维修,一干就是5年。“飞行结束后,我们会先与飞行员确认飞机状况,如果有故障就要逐一处理。”确认无故障或缺陷后,林梦圆一边介绍,一边开始绕机检查。

灯光、天线、发动机、起落架、尾桨……经过长时间飞行,机身漫过来的热气温度很高。对照航后单一项项检查完毕,林梦圆长舒一口气,协助电子放行师签署航后维护单,厚厚的阻燃防静电防护服被汗水浸出了点点深蓝。

机务电子师是飞机起飞前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卡”。他们还有一个外号,叫“飞机医生”,要对飞机的各种部件、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

与民航不同的是,救助飞行队的机务电子师需全天候待命,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紧急任务。为了确保有任务随时可以出发,机务对飞机的日常“体检”必不可少。

每天上午,林梦圆都要早早接好外电设备,并开始航前维护。先绕机检查一圈,观察飞机外部灯光、天线及整体情况是否良好,再检查发动机舱、起落架舱插头、线路的连接固定情况,此外,她还得钻进飞机驾驶舱,逐一检查仪表状态,确保这些必要设备满足飞行条件。

“机务的工作涉及飞行安全,每个细节都要检查,不能有半点含糊。”林梦圆介绍,工作前后,被使用的工具还要反复清点,绝不允许遗失任何一件,否则就可能影响飞行安全。

一旦发现问题,林梦圆与同事们就要逐一排查,找到根源,及时维修。这是一项非常“烧脑”的任务,每一个细小的缺陷都可能是导致故障的原因,他们必须依靠厂家维护手册、先进的检测工具、丰富的维修经验和敏锐直觉迅速诊断,不放过任何隐蔽的故障点,排故过程十分繁琐,细致的拆卸检查更是家常便饭,需要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时间宝贵,快速反应的能力便尤为重要。“警铃一响,不管你在干什么,都要放下手上的事出动,哪怕正在睡觉、洗澡也是一样。”林梦圆说。

在机务维修这个行业中,女性身影寥寥,这既是行业壁垒带来的现状,也缘于女性不适合从事机务工作的传统观念。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林梦圆也感受到男女在体能方面的差异。“但这不能成为工作的绊脚石。”林梦圆说,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机务,她考取了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S-76C机型培训证书,克服了部分体能上的不足,掌握机务维修的核心技术,成为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的一员。她用自己不懈地努力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证明了女性同样能够在这一领域发光发热。

“今年是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成立21周年,我也见证了飞行队这几年的发展,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能加入中国救捞、加入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加入机务队伍,享受身为‘飞机医生’的成就感,将‘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发扬光大,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她说。(记者 宋亦敏/文 郑帅/摄)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