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课间操“变身”《哈尼大乐作》!云南学生能歌善舞藏不住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6 10:23:00近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南沙镇中心小学创新编排了一套独具民族特色的课间操——《哈尼大乐作》。这套操巧妙融合了哈尼族传统舞蹈的古朴与现代健美操的活力,节奏明快,动作优美,易于学习。

课间操时间一到,南沙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身着民族盛装,迅速集合成方阵。无人机俯瞰,操场宛如民族文化舞台,学生们随着欢快的民族音乐,整齐划一地跳着融合民族舞元素的课间操,动作充满力量与美感,民族舞蹈韵味十足。
据悉,这套课间操的灵感源自哈尼族的传统乐作舞。“乐作”,意为众人共舞,是哈尼族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舞蹈。相较于传统的广播体操,这套民族课间操更加活泼欢快,节奏感也更强。

“在设计这套民族操时,我们深入挖掘了元阳的民族特色,融入了传统舞蹈元素,提炼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锻炼了身体,又在无形中传递了哈尼文化的精髓。”南沙镇中心小学党总支副书记罗建勇娓娓道来。
民族课间操不仅成了学生锻炼的方式,更成为了活态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学生们在学习和表演民族课间操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本民族的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家乡。

罗建勇表示:“我们推广这套民族操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日常的体育锻炼,让学生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年级五班的彭诗悦兴奋地说:“我非常喜欢这套课间操,既了解了少数民族文化,又锻炼了身体。”
如今,课间操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展示平台。它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近年来,元阳县各中小学不断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民族舞蹈、地域文化等元素融入课间操,编排出了风格各异的民族风课间操,让孩子们在欢快的节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每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及歌舞展演便走进校园,《哈尼族多声部音乐》《哈尼儿歌》《月亮姑娘》等特色歌曲在校园中传唱。这些常态化的传承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 2025-07-28 10:21:00 《了不起的中医》——康复之路没有捷径!一种血管淤堵引起的皮炎,如何才能保住大腿
- 2025-07-27 01:25:00 黔渝非遗“擂台交锋”!印江秀山携手奏响文旅融合最强音
- 2025-07-26 23:56:00 聚焦2025交流周|相约云漫湖公园 共赏文化交融魅力
- 2025-07-26 15:38:00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丨体验中原文化
- 2025-07-23 14:40:00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新民大街沿街13座口袋公园:百年街区里生长的绿色文化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