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渝非遗“擂台交锋”!印江秀山携手奏响文旅融合最强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01:25:00    

7月26日晚,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文昌广场灯火璀璨、鼓乐喧天,一场跨越地域的非遗狂欢震撼上演!“贵州村戏·乡当好耍”全国民族非遗擂台赛文旅主题活动第二季第一期火热启幕,来自贵州印江与重庆秀山的文艺尖兵们,带着千年非遗技艺同台竞技,共同谱写了一曲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现场被热烈的气氛填满。一段精心制作的暖场视频瞬间抓住所有人的眼球——古朴的村戏镜头与本期擂台赛的精彩预告巧妙穿插,仿佛一扇时空之门,将观众从现实拉进非遗的奇妙世界。紧接着,《欢聚印江》与《这就是秀山》两台开场大戏火力全开!印江的演员们踏着欢快的鼓点载歌载舞,秀山舞者激情登场,唱跳结合,两地特色文化交织碰撞,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拉开这场非遗盛宴的大幕。

活动现场。

随即,两地书法家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间,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双方互赠作品,以墨香为媒,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彼此的敬意,让现场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紧接着,印江代表队率先登场,三位花灯小戏演员身着华丽戏服,用灵动的眼神、俏皮的动作,将《四喜临门》的喜庆氛围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秀山代表队则以22人的庞大阵容带来民俗表演《玩牛》,演员们模仿耕牛的憨态与农人劳作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农耕文化,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秀山的田间地头。印江舞者带来的民族舞蹈《阿涅的花背带》,一个个美丽的姑娘用婀娜的舞姿讲述着土家母亲编织花背带的温情故事,细腻的情感表达令人动容。而秀山队带来的《耍鱼》表演,舞者们将秀山独特的渔猎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随后,两队分别带来民族联唱《印山歌》和《秀名歌》,歌声中饱含着对家乡山水的热爱。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作为压轴大戏,印江民族舞蹈《土家铜铃响》与秀山花灯歌舞《龙缠灯》震撼登场!印江舞者手持铜铃,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展现出土家族的豪迈气魄;秀山演员舞动着绚丽的花灯龙,光影交错间,尽显巴渝文化的灵动与神秘,磅礴气势将整场活动推向最高潮。

活动现场。

“这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文化的对话!”来自秀山的刘大姐,今年53岁,平时热爱跳舞。这次,她参演了《龙缠灯》这一节目。刘大姐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印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次要带着家人朋友一起来玩,爬梵净山,吃米豆腐。”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还穿插着直播带货环节。两地主播化身“好物推荐官”,在直播平台上热情推介当地特色产品。印江的绿豆粉、秀山的特色饮品……一件件特色美食通过镜头走向全国。

以“擂台”为舞台,以“文化”为纽带,“贵州村戏·乡当好耍”让印江与秀山的非遗瑰宝真正“活”了起来、“火”了出去。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碰撞,更是两地携手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