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拓展应用场景 机器人助力浙江城市治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0 22:01:00中新社浙江嘉兴3月10日电(胡丰盛)“机器人+养老”“机器人+城市治理”……近期,机器人的展示与应用频频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3月10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秀湖边,一款用于城市治理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引起市民们争相围观。“妈妈快看,那边有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走得好稳啊,还能在石子路上走。”
“这是我们打破传统人工巡防困局的有效尝试。”该项目负责人周堃介绍,这款四足仿生机器人搭载视觉摄像头、360°激光雷达、深感探测器及红外传感器等精密设备,可实时精准识别异常,如违规停车、环境卫生问题等。
眼下,他们还探索让四足仿生机器人与无人机组成“黄金搭档”。“例如,四足仿生机器人在路面用红外线扫描,无人机则在空中盘旋,实现‘空地一体’的立体化巡防格局。”周堃说,“两者融合”可以为城市治理注入新活力。

3月10日,浙江嘉兴秀湖公园,工作人员带着四足仿生机器人进行巡逻受访者供图。(受访者 供图)
不仅嘉兴,在浙江多地,机器人应用场景也实现突破。
在杭州建德,一只具备高速移动、灵活攀爬及智能化特点的四足机器人在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上岗”,担任围界巡检任务。
在温州,特警带着球形机器人一起巡逻。依托于其良好的地形适应性与智能化特点,该机器人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每小时。
在杭州市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家园民生综合体,四足机器人“小西”也已经上岗一个月。“我的记性不好,老是忘记吃药,有了‘小西’的提醒,一日三餐都能按时吃药了。”有当地居民说,只要发出散步的指令,“小西”就能站起来,跟在身边。
各色机器人“忙碌”于不同场景,是浙江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拓展机器人运用场景的缩影。近日,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下达2025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完)
相关文章
- 2025-05-03 07:33:00 青春π新力量丨王兴兴和他的“机器人宇宙”,还有更多可能期待实现
- 2025-05-02 14:54:00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与吉军开展联合军事训练
- 2025-05-01 09:54:00 无人机巡检成彭高速!5分钟内到达现场,还有夜视功能
- 2025-04-28 21:05:00 中医药成果如何更好转化?“跨界融合”成新趋势
- 2025-04-28 07:31:00 低碳骑行 乐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