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州越秀:凝聚多元合力,太平通津社区再现沿江商贸文化底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3:13:00    

走进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太平通津社区,墙上的彩绘栩栩如生,墙角的“芭蕉叶”利用墙体拐角形成裸眼3D效果;继续往前,在狭窄巷道里,一簇簇鲜花正在绽放,成为巷口的角落小景;在孩子们的上学路上,一张张爱护眼睛主题的图画将光秃秃的墙面点缀一新。从破旧的角落社区,到沉浸式、立体式沿江商业文化展示地,太平通津社区已经成为观察老城区新活力的生动窗口。

2024年,人民街选取太平通津社区作为“社区绣花”行动的重点社区。通过量身定制方案,打造一环(城)二纵(巷)三驻点(景),凝聚起社区的多元合力,将太平通津社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立体呈现。不仅如此,在“社区绣花”行动中,社区治理也凝聚起坚实的群众基础,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家园。

精准谋划,再现沿江商贸繁荣地

太平通津社区位于北京路西侧,0.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多数居民楼宇都较为老旧,居住在这里的居民长者居多。随着时间推移,曾经商贸文化繁荣的社区逐渐冷清。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社区容貌品质,太平通津社区管理方一处处走访,结合北京南文化街区发展和太平通津社区的文化背景和现状,量身定制了“绣花行动”容貌品质社区培育方案。

“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我们前期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并与社区负责人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力求‘点对点’精准设计,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切实贴合社区需求。加强设备保护管理,引入智能设备;巷口空间重塑,翻新修复门楼,激活旧街记忆等措施让一条老街巷焕发出穿越历史的活力。”人民街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人民街积极完善太平通津社区总体结构:一环(城)二纵(巷)三驻点(景),形成容貌社区与繁茂商圈的闭环游览路线,解决背街缺乏吸引力的问题。

围绕“一环”,社区优化建(构)筑外立面、规范户外广告招牌设置、提升生活垃圾投放点品质、逐步完善社区“三线”整治。围绕“二纵”,社区不断提升辖内绿化档次,加强燃气、井盖等设施管理、精细管理公共区域环境;围绕“三驻点”,社区优化提升入口门楼,新增不少墙绘点,还升级了外卖档口。不仅如此,在提升街区环境的同时,社区逐个上门沿街商铺,切实提升“门前三包”责任区告知书签订率和知晓率,积极宣传,共签订191份。

如今,“社区绣花”行动有效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形象,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人气逐渐回升,居民们也感受到老城市“新家园”的活力。

社区培育提升前

社区培育提升后

社企联动,居民共筑美好家园

“这些花花草草就在我家门口,每天随手浇一浇,不用费多少时间,却能给社区带来变化。”每天,太平通津社区的居民会穿上志愿服务的马甲,精心护理绿植。

记者了解到,太平通津社区围绕“壹方小苑”“两亩心田”“三邻四里”三大项目,构建了社区治理与环境提升的闭环体系。

“2024年,我们累计举办了312次壹方小苑维护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约2100人次志愿者参与,累计服务居民超8800人次。此外,我们还与眼科医院、养老院合作,成功举办了植树节活动和两亩心田公益菜园种植丰收活动,为养老院长者赠送收成的菜品3次。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互助意识。”太平通津社区书记林伟锋说。

社区培育提升前

社区培育提升后

通过“社区绣花”行动,街道不仅调动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更撬动更多企业资源,共同完善社区环境。2024年,社区成功与数家机团单位协作,由企业出资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提升。

在与港汇大厦相邻的老居民楼门口,老旧破损的居民楼外立面粉刷一新,还建起了与港汇大厦风格一致的护栏和雨棚,形成独特的“屏风”,更增加了绿植作为装点。遇到下雨天,雨水顺着雨棚流进绿植花盆里,一旁的下沉式居民楼一楼也不再积水了。

这样改变都来自周边企业的共同助力。林伟锋介绍,企业先后出资,帮助社区提升星苑饭店门面招牌、新装护栏、开展港汇后街设计等。此外,企业还积极配合北京路管委会开展北京路南拓实施,出资拆除重建太平沙牌坊。一系列共建措施,不仅改善了社区面貌,也促进了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