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系AI捏造!造谣者被行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4 20:45:00
作 者丨肖潇
编 辑丨王俊,江佩佩
据公安部网安局3月14日消息,3月10日以来,一则“有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的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引发网民热议和各种猜测,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热榜。


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网民徐某强(男,36岁)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于2025年3月10日10时,使用软件“某书”中AI智慧生成功能,输入社会热点词制作了标题为“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外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引发大量网民议论,诱发相关谣言、话题等频繁登上热搜热榜,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公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徐某强处以行政拘留8日处罚。
AI谣言泛滥!多家平台开始应对
未标出AI内容最严可被封号
《哪吒2》员工愿意996是因为公司在成都分房、梁文峰在知乎上首次回应DeepSeek走红、80后死亡率突破5.2%……类似的信息正在占领互联网。它们看起来有精确的细节,但没有信息来源,仔细搜索后还有明显事实错误。不少此类内容,被指出由AI生成。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针对未标识的“AI谣言”,3月11日微博宣布启动治理。微博社区治理官方账号发文称,治理的重点领域是社会民生、突发事件、科普医疗和个人权益,会对不同情况予以处置。
具体而言,如果账号的单条内容由AI生成且未主动标识,微博称会主动打标,提示“疑似由AI生成”;如果账号有多条AI内容都未标识,会限制流量分发;如果这些内容造成了恶劣影响,则会被禁言乃至封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3月12日核查,目前要加上AI标识,微博用户需点击内容发布页右下角的“公开”权限,增加“内容声明”,选择“内容由AI生成”。发布后,该微博的时间栏会新增“AI生成”状态框。

AI谣言泛滥的问题不止微博一家碰到。除了微博,抖音、快手、微信、小红书、哔哩哔哩六家国内日活量最大的社交平台,都已要求用户在上传内容时声明是否由AI生成。
今日头条在近期的治理开放日透露了一组数据:去年打压了超过93万条低质AI内容,处罚了近3万个利用AI批量发布虚假、低质内容或恶意洗稿、抄袭的账号。
“我们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AI技术对内容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创作者来说,AI可以丰富内容多样性,我们也在工作、生活等各种场合开始尝试用AI工具减负增效;但很多用户对新技术掌握不够充分,产出的内容也给站内生态带来了问题,包括滥用AI生产的劣质空洞内容、利用AI洗稿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等。这些问题既损害了用户体验,又挤压了优秀原创作者的流量,严重损害了创作的公平性。”该平台一位负责人称,过去一年里,AI内容给平台带来了很大挑战。
该负责人指出,低质AI内容的典型特征是内容空洞、前后矛盾。与微博的举措类似,今日头条在收严对低质AI内容的审核力度,另外监测AI内容的整体流量占比,“评估处一个相对健康的水位,确保原创作者的空间,同时接纳合理的AI内容的存在。”
但前述负责人也在会上坦言,过去的治理重点是“用户能明显感知到的低质AI内容”,现在批量生产、难辨真假的AI内容成为新的挑战。
近一年里,已经有不少“AI内容农场”产业链曝光。2024年4月,陕西西安警方公布了一起AI造谣案件:涉案人员通过“翠绿笔墨”AI写作软件,将热门社会新闻重新拼凑、替换同义词,并批量生成内容,日均产量高达19万篇,流向6000多个自媒体账号,以获取平台流量分成。
2024年1月,南昌一家MCN机构因编造“西安爆炸”事件遭到警方调查。警方评估显示,负责人一共经营了5家MCN机构,运营账号842个,一天能AI生成4000-7000篇文章,全程基本不需要人工参与。经初步的估算,每天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
科技自媒体博主阮一峰曾核算使用某国产大模型API批量生成文章的成本,一篇AI文章的成本是人民币0.00138元,也就是一分钱可以生成七篇文章。AI的成本之低、生产能力之强,再绑定流量变现的吸引力,可以通过“量大管饱”的方式迅速冲击互联网内容生态。
为AI内容加标识,是目前解决“深度伪造”“信息污染”等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国内监管机构着力推进的方向。2023年8月开始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AI服务提供者对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2024年9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要求,不仅是AI提供者,社交传播平台也需要添加明显的AI标识,区别AI内容和真实内容。
记者在年初时测试发现,平台里许多明显的AI内容并没有相应标识,实际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微博此次指出,现在的治理难点是技术手段有限、法律滞后、公众认知分歧。接下来,计划结合AI检测、人工审核与用户举报机制,加强对未标识AI内容的主动识别。
今年2月,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通知,指出今年的重点会是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
AI换脸、拟声成违法重灾区,雷军呼吁立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消息,日前,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这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突破以后,出现了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应用,比如AI换脸、拟声等,但任何一个人的脸和声音都能轻松被用来做各种视频,成了新的违法重灾区。
雷军3月4日公开了今年两会的5条建议,其中“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尤为引人关注,他表示,他本人就是AI换脸拟声的“受害者”。
雷军呼吁,人工智能技术兴起以后产生了很多新问题,相关部门要提前预判,提前立法。
部分资料来自:公安部网安局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深夜狂涨!见证历史
重磅信号!4.4万亿元要来了
山姆,突发!又出事了

相关文章
- 2025-05-03 21:45:00 “60多名学生组团退裙”后,涉事学校已离职抖音运营称遭网暴,学校账号昵称已变成一串数字
- 2025-05-03 07:33:00 青春π新力量丨王兴兴和他的“机器人宇宙”,还有更多可能期待实现
- 2025-05-01 06:31:00 解放日报评论:占据科创制高点,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 2025-04-30 15:00:00 全红婵父亲最新回应!
- 2025-04-30 12:19:00 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