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还差一年就退休的老民警跳入冰窟窿救人 说“作为民警我不害怕,也不能害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5 19:59:00    

在北京昌平公安分局东小口派出所,有这样一位社区民警,他年近花甲,但工作起来依然像个小伙子,浑身充满了干事的激情,走遍辖区的每条大街小巷,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叫曹发贵,近日,还差一年就退休的他,看到有人掉入冰窟窿,毫不犹豫跃入水中救人。

“我有口音但不影响我给老百姓办事”

2006年,曹发贵从武警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一晃眼,已经在社区民警岗位上工作了19年。说起刚到社区时的情景,曹发贵心中满是感慨,“那时候刚开始做入户工作,有的村民听我口音重,就不给我开门。”不知多少次,曹发贵满怀热忱地前去交流,却只能吃闭门羹。

此后,曹发贵为了能和村里百姓搭上话,他一有时间,就和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分享山西老家的风土人情,讲述部队里的生活点滴,渐渐地,也就和村民熟络了起来。“我有口音,慢点说就是了,不影响我给老百姓办事”。曹发贵说。

在兰各庄村,排查整治出租房屋的安全隐患是重中之重。工作中,曹发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他探索建立的“一户一群”管理制度,通过组建房东联系群,实时掌握每家每户的出租情况,实现了人口管理的动态化、精准化。同时,他深入分析辖区内潮汐上班族、房东、门店经营者等不同人群特点,总结摸索出了“错时入户走访法”,既做到了入户安全宣传的无死角,还能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把社区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在他的管理下,辖区的治安状况显著改善,发案率连续多年呈下降趋势。

从陌生到熟悉,从怀疑到信任,浓重的乡音不再成为曹发贵和群众沟通的屏障,因为大家都知道,曹警官是一位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警察。

“不害怕,也不能害怕”

平日里,曹发贵是百姓的“贴心人”;危难时,也能做好百姓的“守护者”。

再过一年,曹发贵就要退休了,今年年初,曹发贵经历了人生中最危险的一次出警。

当天,刚刚处理完警情的曹发贵还没来得及回所,就又接到了一通报警电话。

“有人掉冰窟窿里了。”接警后,曹发贵迅速赶往事发地点。

“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其中一名男子离岸边挺近,但是被冰碴子围住了,走不过来,湖心处还有人在呼救,边上还有孩子。”曹发贵来不及思考,一把扯下警用棉服,穿着单衣就往湖里走。可没走几步,湖水就齐胸深。

危急时刻,曹发贵赶忙变换思路,套上救生圈,跑到冰面较厚的一侧,俯身贴紧冰面,手脚并用向湖心爬行。10米、5米、2米……看着落水者冻得马上要失去知觉,曹发贵立马跃入湖中,用双臂奋力将被困者托举上岸。

经过近20分钟的艰难营救,曹发贵与岸边辅警、群众配合,将落水者全部救上岸,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想起那天的经历,曹发贵说,“在湖里面就想着赶紧把落水者救上来,没觉得冷。上来后才觉得身上像针扎一样疼。”这位59岁的老民警说:“我是警察,我不害怕,也不能害怕。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才能让群众安心。”

“碰上难题大家先想到找我,就值了”

为了让群众的需求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无论是出警还是走访,曹发贵都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下来。时光流转,日复一日,他的手机号和微信成了群众心中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24小时求助热线。

在村里,邻里纠纷的处理向来是个棘手的难题。此前,村民朱某和李某就因为院里种菜的问题起了矛盾,情绪激动之下甚至动起了手。

曹发贵立即赶往现场,通过给双方摆事实、讲道理,仅用了半小时,就让这起纠纷得以化解。

近年来,曹发贵深入辖区,主动摸排各类矛盾纠纷,提前预警有激化苗头的风险隐患。他靠着“街边聊”“炕边调”,成功化解了村里一个又一个矛盾。如今,村民们都说,“曹警官到了,这事儿就解决了一半。”

面对群众的交口称赞,曹发贵说,“碰上难题,大家先想到找我,我就觉得值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