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别“炒”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9 08:34:00安徽时评 梁修明
着力优化监管方式和手段,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制定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中,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回应部分电商恶意炒作,引发广泛热议。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3万亿元,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为电商行业贡献了80%的增量。
作为数字经济典型代表的直播电商行业,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要素优势,在释放消费潜力、拓展就业创业空间、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完善消费供给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引领新消费需求的“启动器”、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也应看到,直播电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有的网络主播为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不惜突破道德和法律底线;部分主播虚假宣传商品成分和性能,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此类行为导致行业乱象频发,破坏了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发展环境,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次罗局长的回应,正是戳中了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的现实“痛点”,折射出消费者对自身合法权益和良好消费环境的关切。

电商主播(AI作图)
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网络市场中流量造假、刷单炒信、低俗带货、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这对综合治理直播电商行业乱象,建设“诚信、公平、便捷、安全”的网络平台消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有效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强化系统思维,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压实平台审核责任是应有之义。系统完善平台对主播内容等要素的审核机制,构建多层次、全链条、全覆盖的审核体系。比如,在系统初审、人工复审和抽检等环节优化管理方式,提升审核效能。
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是关键之举。厘清新业态新模式监管职责,健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联合执法、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强化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断提升电商商品质量。
健全有效监督约束机制是治本之策。以制度建设为牵引,建立常态长效监管机制,推动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及早及时制定出台。比如,今年将制定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就是有效规范直播交易行为的治本之策。
总之,直播电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仅是市场交易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振消费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对于那些仍在扰乱秩序的主播与背后的机构,我们只想说一声“别炒了”!
相关文章
- 2025-05-03 08:53:00 叮!请查收“五一”假期网络安全指南
- 2025-04-28 14:07:00 辽宁发布“五一”期间广告合规经营工作提示
- 2025-04-26 18:07:00 当书香邂逅5G 太原移动“智慧网络”护航全民阅读
- 2025-04-26 07:19:00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邢台推出12项改革措施强服务优环境
- 2025-04-25 12:34:00 市场监管总局:民生无小事,把民生领域监管执法作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