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精准实现“汉马”全程三维建模,武汉“城市智眼”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1:53:00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
通讯员 于江珮
手拿遥控器,操控小型无人机,拍照录像已是常态。若将无人机融入日常城市治理,利用“低空空域”这种特殊的国土空间资源,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刚结束不久的2025年武汉马拉松,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以“实景三维+城市智眼”为核心,定制化打造了武汉马拉松专题应用场景,用无人机倾斜摄影与激光雷达扫描,完成了42.195公里赛道及起终点区域的厘米级实景三维建模,沿途绿道、樱花长廊等场景也进行精准复刻。
4月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测绘研究院获悉,该院精心打造的“城市智眼”低空遥感监测系统,在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拓展低空应用场景等方面率先迈出了一大步,在土地批后监管、大型赛事保障等领域,为武汉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建立低空遥感“一张网”体系
武汉中心城区全覆盖
以前,测绘人员扛着全站仪,四处跑动,才能收集到较精确的地形数据。如今,测绘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实时操控多台无人机进行“云端作业”,地形等多类数据采集又快又准确。
“‘城市智眼’低空遥感监测系统是把常规测绘进一步升级,融入到城市治理中去。”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江威说。

无人机起飞
记者在上述系统的电脑操作界面看到,当前,武汉市无人机机巢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2025年将持续织密低空遥感监测“一张网”,实现全市覆盖。
与普通无人机不同的是,无人机机巢全部接入了“城市智眼”低空无人机云控平台,工作人员在电脑端轻点鼠标,即可先行规划好航线,远程控制无人机的实时轨迹、飞行状态,并实时将拍摄数据回传。
无人机根据航线自动巡飞,已经不再是“独门秘籍”,但是还需要考虑航线沿途建筑物、桥梁、树木等高度的数据,才能有效避免无人机“炸机”。
江威表示,在多年的测绘工作中,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已经建立了全市的地面高程模型。随着“城市智眼”系统的建立,武汉市最全的数字表面模型数据得到了充分应用,无人机可依此自动规划安全航线。
多场景运用
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有了无人机这一“利器”,测绘工作不用“跑断腿”,城市治理也有了全新手段。
以批后监管工作为例,报批建筑是否按设计方案施工、土地是否及时开工,以前都是企业自行上报,监管部门也只能人工复核,费时费力。
如今,有了“城市智眼”,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即可实时在线跟踪项目进度。“全市170多个闲置土地项目,只需要2到3周的时间就能搞定。”江威说,系统内还增加了算法,可以将土地红线和实景图重叠,便于准确判断土地开工情况。

2025年武汉马拉松实时监控
在2025年武汉马拉松赛事期间,“汉马智慧系统”将赛道全线400多路高清视频纳入监测体系,以“定点视频+机动无人机”的全方位模式,构建“低空5分钟响应、地面零盲区覆盖”的立体监测网络,实现赛道全域可视。
据介绍,无人机对“汉马”起点人员集结、赛道人流监测、终点人员疏散等重点场景开展了8个架次的飞行,实时传回约200分钟赛事现场视频,为现场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记者看到,此次赛道上的医疗、补给、卫生等各类赛事设施,以及线路周边医院、公共交通站点、沿线视频监控设备等公共服务资源,在监控大屏中全部清晰可见。

2025年武汉马拉松实时监控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深度汇聚实时天气、交通态势、地铁站客流、赛事舆情、突发事件等多类城市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赛事期间人流密度、交通负荷、舆情事件等核心指标,实现了汉马赛事相关动态信息的毫秒级感知,确保了赛事高峰期城市秩序平稳。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 2025-05-02 19:52:00 【甘快看】2025崆峒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 2025-05-02 14:54:00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与吉军开展联合军事训练
- 2025-05-01 16:36:00 “五一”畅游顺义|空中踢球?花间看剧?鲜花港邀你开启假期新玩法~
- 2025-05-01 09:54:00 无人机巡检成彭高速!5分钟内到达现场,还有夜视功能
- 2025-05-01 07:48:00 武汉公积金政策有调整